今日新闻报道,从广州市建委获悉,本月将对BRT剩余的21座天桥加装雨篷工程施工开标,随后将正式开工建设,计划年底前建成。按照此前的计划,原本还有23座天桥雨篷要建设,但因特殊原因,岗顶、华景新城两座天桥雨篷取消建设。广州市建委目前已经选出两套雨篷建设方案,供市民提意见和建议。
作为中山大道BRT系统人行天桥加建雨篷工程的试点,师大暨大人行天桥雨篷加建项目一直受到普遍关注。据今年6月广州市建委的说法,这座天桥加装雨篷的预计投资高达400万元,且市建委今年8月初又明确表示这条示范性天桥计划在今年9月上旬建成完工。不过时报记者连续两日走访却发现,这个“天价”雨篷处于被“晾”的状态,既没人来施工,也未正式宣告完工。记者在现场看到,天桥使用的材料与施工工艺亦存在“既不能遮阳,也无法挡雨”的疑问。
据了解,整个BRT天桥按原计划共需建24座天桥的雨篷,而师大暨大站天桥作为雨篷加装的试点项目,率先开建,目前项目已经基本完工,只剩下收尾工作。而其余23座天桥的雨篷,按照此前的招标公告透露的信息显示,分为两个标段,其中一个标段为BRT东段(夏园站至茅岗站)11座人行天桥,面积为10468平方米。另一标段为西段(岗顶站至莲溪站)12座人行天桥,面积为11406平方米。工程主要内容为:加固天桥及梯道、修改人行栏杆、安装雨篷构件等附属工程。但因特殊原因,岗顶、华景新城两座天桥雨篷取消建设。
在现场看到,天桥雨篷顶部使用了透明的玻璃板,虽然玻璃呈暗灰色,但阳光依然能够照射到路人身上,中午12时来到天桥时,看到很多过路市民均打伞或用手遮挡阳光,走在天桥上依然能感受到阳光带来的闷热。
“虽然现在阳光没有7、8月时那么厉害,但走上来还是很晒。”街坊打着伞走过天桥如是说。不少街坊都表示这种玻璃顶篷根本就起不到遮阳的作用。
类似情况其实早在去年就已引发广泛争议,当时有市民投诉现时广州公交站使用的玻璃顶篷,晴天不遮阳,如今BRT天桥雨篷却继续采用类似材质作为顶篷。
也有专家建议为玻璃天棚的玻璃贴上玻璃膜。现在市面上有不少可以防止玻璃伤人玻璃自爆隔热等产品,玻璃膜就数最为广泛,不少市民在家中已经纷纷贴上玻璃膜,既可以隔热也可以防爆。隔热膜有效阻隔99%以上紫外线,保护人体皮肤不受损、地板家私历久常新;减少减少眩光、减少刺目眩光,增添舒适感,有效提高室内员工工作效率。广州某些站台就已经贴上玻璃防爆膜,所以那些站台的玻璃自爆引起的事故是几乎等于零。因此,存在这些安全隐患的门窗等,可以考虑一下哦! |